第二屆乳山工匠張濤
4月27日,由乳山市總工會、乳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十大工匠命名表彰大會在華璽大酒店三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員工張濤榮獲乳山市十大工匠榮譽稱號。張濤目前在威海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冶煉車間從事硫酸生產工作。自2006年入廠以來,認真學習文化理論知識,深入鉆研硫酸生產技術,工作技能和業務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2012年被公司提拔擔任生產班長。在公司每年組織的硫酸技能大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2012年,參加恒邦杯技能比武獲得第三名。2015年,在煙臺市牟平區舉辦的技能大賽中取得硫酸生產組優異名次,獲得牟平區技術能手稱號,并被評為二級技師。
在提高自己技術的同時,他始終把科技創新、降本增效放在工作的首位。自2006年冶煉車間開車以來,他通過認真摸索,攻克了系列技術難題。2006年底,冶煉硫酸系統開車時,面臨大爐軟管泵供料不穩、下料小槽因磨損經常腐蝕焊補影響生產等問題,如找不出原因會嚴重影響車間正常生產。他通過認真摸索排查,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判斷為大爐揚程過高、泵轉子與軟管之間間隙大,造成供料不穩。經過與維修人員多次論證整改,將間隙調整至合適的尺寸,并對下料小槽進行襯膠處理,解決了生產不穩問題。2016年,面對車間板換經常需要更換膠墊,時間長,工人勞動輕度大問題,他通過積極查找資料并實驗查證,提出將進酸口與進水口輪換使用的建議,通過改正現在板換清理更換時間比原來延長約半年時間,每年節省維修費用達3萬余元。工作中本著企業是他家他不愛他誰愛他的主人公精神,平均每年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節省3萬余元。他參與發明的《一種含氰尾礦脫氰方法及裝置》通過山東省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榮獲威海市科學技術三等獎;《一種脫除硫酸工業尾氣中二氧化硫、回收硫酸裝置》與《一種硫酸循環水系統漏算報警儀》獲得國家實用新型zhuanli授權。還有多項技術革新項目榮獲恒邦集團金點子獎,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累計為公司節省資金100多萬元,得到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
張濤認為,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企業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大批優異的技能人才作支撐。因此,他非常注重將技術傳授給他人,事事以身作則,2012年,冶煉車間大修,因清理大爐、換觸媒時間緊、任務重,他帶領班組人員,每天工作14小時,衣服不知被汗水濕透了多少次,被班里的同事戲稱“拼命三郎”,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提前四天圓滿完成了該項任務,他所帶領的班組多次被集團公司評為樣板班組稱號。